砝碼的檢定周期: 一般來說,一等、二等還有一到四級公斤組以上的砝碼的檢定周期應為2年,其他的砝碼為一年。在檢定合格後,根據國家質量檢測傳遞係統相應分發標準砝碼檢定證書或者工作砝碼的檢定證書。特殊的情況可以用合格印來代替檢定證書,一般是單個的五級以下的砝碼。對於檢定不合格的砝碼,是不會發放檢定證書的,直接視為不合格的器具,應當送交修理,修理完後繼續進行檢測,合格後給出相應的檢定證書,如果還是達不到原有的等級,可以降等處理或者降級處理。 標準砝碼檢定意義和具體檢定方法: 1、標準砝碼至少應比被檢定砝碼高一準確度等級,其質量擴展不確定度應不大於被檢砝碼質量允許誤差的九分之一。 2、檢定方法 本規程中所包括的方法分別對應相應的要求。除了在密度測量裏采用真空質量之外(見 3、其它地方都采用折算質量。 4、準備工作 檢定砝碼過程中,準備工作需按如下順序進行: 5、砝碼清潔 在進行任何檢定、測量之前,砝碼都必須要清潔。清潔過程不能去除任何一塊砝碼材料。砝碼在抓取和儲存時都必須保持其清潔。清潔時不得改變砝碼的表麵特性(如:劃傷砝碼)。如果砝碼上有相當的灰塵,可以用幹淨的無水乙醇清潔砝碼或局部。帶有調整腔的砝碼不得浸入溶液中,以免液體浸入腔體。 6、溫度穩定 在進行任何檢定、測量之前,砝碼都需要恒溫以達到實驗室的大氣狀況。特別對於E1等級、E2 等級、F1 等級砝碼,溫度應與測量室內的溫度接近。 7、表麵粗糙度 砝碼質量的穩定性*依靠砝碼的表麵狀況。在其它情況相同的時候,具有光滑表麵的砝碼要比粗糙表麵的砝碼更穩定。在評估砝碼表麵粗糙度時,砝碼表麵需保持清潔。用目力觀察砝碼表麵粗糙度(刻字的地方除外),表麵的斑痕,如劃痕,不應作為表麵粗糙度測量結果。表麵粗糙度的評估僅適用於大於或等於1g 的E1 等級、E2 等級、F1 等級和F2 等級砝碼。 檢定和後續檢定時,對砝碼粗糙度,僅進行目力檢查。 7、在測量過程中磁力會產生負麵的影響。這是由於這種力在質量測量中無法與重力相區別。磁力可以引起兩個質量標準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引起質量標準、或測量中使用的衡量儀器與周圍相近的其它磁性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進行折算質量檢定之前,應測定質量標準的磁性(磁化強度和磁化率),以確保磁作用可以忽略。磁性檢測不合格的砝碼不得進行折算質量的檢定。 8、不確定度 此方法測量磁化率的不確定度範圍是10%到20%。但這種方法對小砝碼的不確定度則更大。 9、報告結果 采用“附錄E:檢定記錄表格”記錄測量結果並報告檢定結果。 10、 密度(體積) 注意:如果在密度(體積)測量係統中所采用的液體不是水,在密度(體積)測量後,必須對砝碼進行清洗。砝碼密度(體積)的檢定極限值見表5。本規程中將介紹兩種方法用於確定砝碼的密度 (體積)。方法一是將所使用的水或其它適宜的液體作為密度標準,該方法適用於準確度等級較高砝碼。方法二,本規程將提供常用合金列表,在列表中給出了各種材料的密度值和相應的不確定度,用戶可根據需要使用。此方法適用於準確度等級較低的砝碼。 |